国潮崛起下,进口品牌如何赢得中国消费者?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在即,对于国际品牌来说,这无疑是拉近与中国消费者距离,让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和品牌形象“惊艳亮相”的最佳舞台。
近年来,进口品牌在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大量中国新消费品牌的兴起和经典品牌的复兴都在不断挤压进口品牌的市场空间。
凯度消费者指数的研究显示,从近三年趋势来看,不管是整体市场,还是包装食品和饮料,以及非食品品类,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份额均在逐步扩大,而进口品牌的销售份额则持续下滑。
中国品牌渐占上风的原因在于新一代中国消费者价值观和口味的改变。消费者本土品牌意识和国家文化自信的提升进一步激发国潮的兴起。
例如乳制品品类中,从“专注奶酪、专为国人”的妙可蓝多,到“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飞鹤奶粉,为了赢得市场,中国品牌不断努力推出更适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凯度消费者指数户内样组的消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的52周同期对比,本土品牌在乳品品类涨势喜人,其中妙可蓝多奶酪的销售额同比增长53%,飞鹤在奶粉品类也呈现25%的销售额增长率,远高于品类平均增速。
在一些过去由进口品牌占主导优势的品类中,国产品牌已突破重围,赢得了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进口品牌的消费需求仍然存在,高潜力的中国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进口品牌该如何破局?
黑科技食品诠释健康环保理念
中国消费者的健康理念在逐步升级,中国消费者更加关注健康相关话题。零食化的保健品,以及最近成为消费新宠的“植物基”,抓住养生健康的新风潮对于一些早有基础的进口品牌势在必行。越来越多主打“健康”、“可持续”的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引起共鸣并夺得一席之地。
例如以创新植物蛋白来替代动物成分的植物肉品牌Beyond Meat将黑科技与“植物基”融合,主打环境友好的概念,满足了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在国内,Beyond Meat牵手盒马、山姆、麦德龙成功进入中国市场,并通过与星巴克、肯德基等门店合作将植物膳食写进菜单迅速圈地,打通了一条可供国产植物肉品牌参考的新链路。
本土化营销助力市场开拓
不仅如此,有效的本土化沟通和社交电商策略也不容忽视。每每临近中国新年,国际美妆品牌便纷纷推出各具创意的新年限定款,促进品牌传播。
例如纪梵希主打新年红色的限量版唇膏和散粉,雅诗兰黛的生肖限定粉饼盒等等。国际品牌在通过“中国元素”吸睛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消费者的美好祝愿。
擅长中国本土化营销的进口美妆品牌兰蔻更是在新春时期与著名影星周冬雨合作释出2021新年中国红大片,并且在双十一等电商大促期间通过明星带货、美妆博主种草、产品直播等方式提升产品社交热度,引流电商平台从而实现精准转化。
渠道下沉拓宽品牌本土布局
在渠道上,加强供应链合作,拓宽销售渠道与覆盖范围可为进口品牌深化本土市场布局创造更大的可能性。
以深耕中国市场二十余年的佳沛为例,作为奇异果市场的领导品牌,佳沛与京东生鲜达成供应链合作,打通全渠道零售业态,深入探索生鲜电商新模式。
佳沛依托京东的冷链物流优势和低线市场下沉能力,触达更多中国消费者并提供高品质、更便捷的服务。
此外,佳沛还携手百果园建立直接供应链,实现从上游种植到终端零售的高度合作关系,升级消费者购物体验。百果园完善的分销网络和新零售一体化进一步助力佳沛扎根中国市场,实现快速增长。
进口科技元素赋能中国品牌
另一方面,进口与国产之间的关系本就是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科技化、高端化占据相对优势的国际品牌在探索本土化道路的同时也可以驱动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
进口科技元素赋能国产品牌,能够提升本土品牌的竞争力。例如国产护肤品品牌玉泽采用美国RW休眠仓技术创新推出冻干面膜,不同于传统面膜,冻干面膜完好的保存了面膜里的有效活性成分,兼顾了高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特点,实现产品功效进阶。玉泽冻干面膜也因此成为消费者所热捧的国产护肤产品。
在国潮崛起的大潮下,中国消费者对于任何高品质满足美好生活的产品都有更高的需要,因此进口商品在中国仍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需要不断注入全球经济活力与产业创新能力,进而实现创新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