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11也会是史上最难吗?
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本周将进入狂欢的高潮,上半年的618大促由于受到疫情封控和超级头部主停播的双重影响,增速大大放缓,被戏称为“史上最难618”。
各大电商平台和品牌方寄望于下半年消费回暖,借力年底的双11购物节刺激消费,达成年度销售目标。那么,今年的双11仍会是史上最难吗?
凯度消费者指数基于对今年618的回顾以及双11的前期表现,对于今年双11快速消费品整体表现进行预判。
1. 销售增速持续减缓或是触底反弹?
凯度消费者指数家庭样组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的过去一年内,快速消费品销售额同比增速为3.6%,其中第三季度的同比增长为6.1%,消费市场正在缓步回暖。
本次双11随着以李佳琦、罗永浩为代表的超级头部主播回归及入局,消费者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为巩固流量打了一剂强心针。
此外,今年双11天猫和京东的预售都提前在晚上八点开抢,并提出了历年最大的满减优惠,挑动消费者一年一度的大促购买欲望。
数据显示,在双11预售首日,李佳琦直播间观看人次较去年翻倍,而“出抖入淘”的罗永浩淘宝直播首秀2600万场观带来2亿元成交额,成交效率是其在抖音首播的4倍;最后,抖音及快手在拓展商城板块后全力备战的第一个双11, 也助力提高整体市场声量。
在直播渠道的火热增势和营销活动的催化下,预计今年双11的整体销额增速大概率触底反弹(去年天猫双11增速8.45%, 为历年最低)。
而在理性消费的大环境下,最终增速将取决于产品是否满足消费者的真正需求,而不是被过度包装的表面繁荣。
2. 消费分级:享乐型及宅家场景相关品类将有更好的增长,并有较强的价格抗跌性
疫情的持续影响下,食品的刚需性通过线上大促被放大体现。凯度消费者指数家庭样组数据显示,近两年线上大促期间,食品的销售占比逐次提高。
此外,疫情使得人们减少外出,宅家时间大幅增加,与宅家场景相关的品类(如:生活用纸、洗衣产品、厨房食用品等)以及帮助人们在家中缓解焦虑的享乐型品类(如:冰淇淋、酒精类饮料)预计将继续在双11维持不错的增长势头。
另一方面,不够理想的大环境使得消费者越加看紧自己的钱包,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代表消费升级的结束,而是产品带来的益处必须要有比价格更快速的拉升,也就是更看重高性价比的理性消费;在强需求的品类上我们也看到更强的价格抗跌性。
3. 疫情封控下产生的囤货习惯,双11是理想的落地窗口
吸取了上半年的疫情封控、物资短缺的生活经验,消费者对于必须品的囤货需求相比往年更为强烈,尤其在今年Q2的单次购买量达到高峰,Q3因疫情稍缓而下降,Q4在疫情反复起落的情况下,我们有理由认为消费者会在双11在做强需求品类的囤货。
从大类表现来看,食品中的饮品和乳制品,以及用品中的生活用纸和家用清洁品,在年至今的单次购买量皆有5%的同比增幅,有机会成为双11大促时的首选囤货品类。
4. 消费节点可能前置,厂家需合理安排库存及物流配送
今年618,各大平台纷纷摒弃了之前复杂的优惠规则,以满减、红包补贴方式将折扣更加直观地给到消费者,简洁的促销形式让消费者更早地下单购物,在618周期的次周产生最高的销售占比(27.4%)。
今年的双11沿用了简洁且大幅度的优惠规则(如:天猫满300减50,淘宝满200减30),预计更多消费者将在第一波预售和尾款期间下单,拉高前两周的销售额占比。
因此厂商也应与消费者同频,将部分资源和重心前置、跟上促销节奏。近期部分地区疫情的反复而造成的物流不畅,也考验厂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供应链应变能力。
5. 国货品牌持续发力,在双11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双11因提供相比平时较大的优惠力度,消费者更愿意在期间购买单价较贵的国际大牌,双11也成为国际大牌收割消费者的最佳时间点。
近年来,由年轻世代引领的国潮风方兴未艾,原因除了本土品牌因地制宜快速上新外,国产商品在生产和运输环节都能更好把控疫情风险,也为国潮推波助澜。
本次双11的超头李佳琦,再次推出“所有女生的Offer 2”综艺节目, 8集节目在B站的播放量已突破2600万。其中的国货专场给了本土品牌更多的曝光机会,消费者仿佛亲临促销谈判现场,通过品牌高层恳切的沟通,让消费者对品牌有全新的认识与情感连结,助力本土品牌在双11出圈,预计将特别体现在美妆产品、个人洗护及头发护理类。
综上所述,我们对今年的双11大促有以下的观察和预判:
1. 今年是疫情爆发后的第三个双11,消费者已逐渐习惯常态下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培养了未雨绸缪的购物习惯。相较于二季度的低迷,三季度以来的消费信心正逐步恢复,加之各平台加码的优惠及营销活动,本次双11战果仍值得期待。
2. 消费者愿意在双11期间花钱,但相较以往更偏向理性消费的模式:消费者会寻找真正需要或者能充分满足情绪价值的产品,高性价比的产品将会获得更多青睐。
3. 因应大环境及平台变化的弹性调整:刚需的产品囤货成为人们的普遍需求,厂家可以顺应大量的采购需求给出更多的优惠以吸引消费者,提高单次购买量,降低单价;另外,简单直接的促销机制,鼓励将消费行为前置,厂家要做好相对应的备货节奏及物流准备。
4. 双11已经成为品牌建立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催化窗口,品牌通过直播+综艺的形式做内容营销,在双11冲刺阶段完成最后的转化。品牌方该思考如何利用这个年度最大狂欢的营销节点,通过内容营销打造品牌价值并同时收获业绩。
5. 双11已经成为中国品牌集中爆发的年终秀场,但国货品牌必须避免对于“大促”价格优势的过度依赖,必须把双11作为整体营销闭环的一个重要节点,用更加长期主义的角度去构建品牌增长的路径。